红拳之雀地龙
更新时间:     阅读:4873     作者:中国红拳   分享到:
表演着:张结果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红拳
        风格特点
       陕西流传的红拳神似功近,内容丰富,但自成体系,各具特点。
      红拳始于元明时期,源于陕西一带。西北习拳常说“耍红了”,以示普遍、兴盛、吉利、鲜艳。宋元时流传潼关(或函谷关)以西,称“西家拳”。明王圻《续文献通考》载11家拳名,其中“西家”即指此拳(见《小知录》)。元时多有流传,清代十分普遍。分布在西安、宝鸡、咸阳、铜川市和渭南、安康、汉中、商洛、延安、榆林地区等。关中尤为盛行。代表人物众多。主要有:凤翔史宝龙(又名师及,号•“神手”)、耀州郭崇志等以红拳称著。道光、咸丰年间(1821—1861),关中“四杰”(“鹞子”高三、“黑虎” 邢三、“饿虎’’苏三、“通臂”李四)中“三三”均习此拳。高、邢、苏、李颇有交情,互通拳艺取长补短,经过研练和总结,逐步发展成为有拳法、器械等多种内容、体系完整、套路精湛的陕西武术流派。其中包括五大门:
      (一)红拳 素有软拳之称,以大小红拳为基本套路,流传极广。高三将大小红与二路红合称“三红”,是习拳者启蒙套路。内容较普遍的套路还有:关西拳、关中拳、太祖红、太师红,以及以撑补为主的六趟拳、陕西十二路通臂等。
      (二)九拳
      天地之数始于一而终于九,其九最大,用于武术,表示根本与精华,故名:此拳内含各种实战招势,技巧变化无穷,不少套路由此派生而来。清代多有流传,最著名者高三与邢三。邢三尤精此拳,咸阳、渭南多有传人,民国至今,习传广泛。主要套路有九拳、通臂九拳、车前老母子九拳、云手九拳、通九拳、铁靠子九拳、翻九拳、花九拳、七九、四九拳等。
      (三)炮锤       注重功力,习演刚爆,如连珠炮动,故名。源于陕西,清代已很普遍,与红拳、九拳等相并流传,具有独特的风格。主要套路:炮锤、四把锤、花炮锤等。
      (四)花拳
      一说拳势花哨,一说根据自然界梨花、梅花等的形态特点,结合武术技法而组成的套路,故名。宋元时此拳多贬意,明清及近代,套路风行,此拳遂普遍。小花拳、花拳、大梨花、小梅花、梅花树、西梅拳等是主要套路。
      (五)梅花拳       有说“出少林”,有说“古人传”,有人说地方人练的“太平拳”。民间多以此拳习腿功、步法、桩功。主要套路:梅花拳、梅花腿、十二路梅花长捶,另有梅花桩步、梅花拳、八卦梅花桩等。
      红拳套路主要有徒手套路、器械套路、对练套路、技击和特技项目。如徒手套路中有小红拳、大红拳、二路红、关东红、太祖红拳、太宗红拳、中红拳、老红拳、长小红拳、六趟拳等。红拳的器械大都由古代兵器演变而来,主要有短兵器君子剑、白合单刀、四门单刀等;长器械缚龙棍、白蛇棍、小金枪、花枪等;双器械刘备双股剑、三胜双斧、皮落双向等;软器械九节鞭、流星锤、绳镖等;还有连枷、鞭杆、拐杆、禅杖、钩、戟、叉等。这些器械和拳术一样,既能单练,也可对练。
      各门红拳的主要特点是:拳架工整,姿势舒美,手法快活,身步灵巧,节奏清晰,动静分明。红拳以柔为主,轻巧见长;九拳多云手以云手换势,左右对称,步连九点八方,劲道绵软细柔,多用扯劲与钻劲;炮锤多拳法,多击响,多震脚,劲道以刚爆为主;花拳手法较多,亦多虚手,形象舒美,连贯顺达;梅花拳多掌法,多腿法与桩功演练,刚柔相济,运招活快,出招多上下前后照应,路线交叉,步走四方。
      功法为:1.习练“十大盘筋功”,开身活腰,拔筋站桩。2.腿法:如正踢、倒踢、外摆、里合、踩腿、扫腿等。3.以“甩手”、“云手”、“盘头花子’’等方法活动臂膀、练手法。4. 习练“三红”基本套路,慢拉柔练,不尚掘力与硬功。5.通其炮锤拳理,以字诀(如揭、抹等)习练刚爆劲,在此基础上习练炮锤等套路,增加刚劲与功力。6.习九拳:以云手接招变势,熟谙各种技法。7.习练器械,对练套路。8.习练跑拳、跑刀、跑棍及民间自制、土制兵器。9.习练排手、排刀、排棍等,提高实战技击能力。10.各种功法练习:千串锤、千把转、千斤坠、踢腿包、二红拳排打功、梅花桩步、梅花桩拳、八卦梅花拳、八卦梅花桩、盘刀举凳、打沙袋、十八罗汉桩功、磕臂膀、磕树、打墙、硬气功等。
      其基本理论总归16字:“撑补为母,化身为奇、勾挂为能,刁打为法”。技击法讲,踩腿审进,钻靠刁打,出手快、交口明,形一实二。声东击西,后发制人为其能,闪展腾挪,飞步刁打为其法。红拳主讲提劲,运气力以“圆”为基,以心意为根;九拳主讲“当撑运撑,该斩问斩,云手接势,云手变达”;炮锤主讲“揭、抹、捅、斩(劈)”;花拳主讲“撑斩为本,勾挂为能”;梅花拳主讲“神要静、步要稳、手要准、心要狠、志要;虽、行如风、腿如弓”。